这让顾成礼倍压力,要是不早日考到功名,别说其他三房之人是否会动摇当初的决定,便是他自己也良心愧疚难安。
这三年来他几乎是争分夺秒,只要抓时间就在学习,这样好学的学生自然是受先生喜的,如今教授顾成礼的李秀才就对他很满意,时常会给他开些小灶。
科举考试分好几个阶段,像李秀才这样有一个秀才功名的,也只是才门而已,而这县试那就更是连门都算不上,但却是每个参加科举之人必经的过程。
想要说服这三房人,可比说服顾家爷要难得多,所幸最后还是成功了,但是顾成礼去读书时年龄并不小了,已经十岁了,这对古人来说,算是启蒙比较晚的,而如今三年过去,顾成礼还在镇上老秀才那里读书,可家中的境况却是要比三年前差了不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一章继续阅读!)
对顾成礼来说,心里是有些把握的,不提他这三年来的努力,便是李秀才也对他的平多次肯定,所以对二月的县试他并不张。
因为顾家四房如今还没有分家,所以四房几乎是没有私产的,所有的钱财基本上都是掌握在顾老爹和顾老太赵氏手中,顾成礼当初能成功地走上读书路,就是通过得到他们的支持,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征得其他三房的同意,毕竟公中的钱财是四房共同努力所得的。
※※※※※※※※※※※※※※※※※※※※
可要想拿一个好名次,那就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试贴诗这一块,他现在也是能作诗的,但匠气十足,只有多功夫来琢磨,才能提。
所以一般能供得起读书人的家都是有些家底的,而顾家祖祖辈辈都是地的农民,家中本就没有多少闲钱,甚至顾家现在还没分家,当初为了读书这事,顾成礼可是没有少折腾。
勤奋好学的学生并不少,但是天资聪颖的才更有投资价值,李秀才时常给顾成礼开小灶,也是指望他能考个功名回来,旁的不说,至少这说明他这个当老师的教学平不低啊。
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束脩,也就是学费问题。
其实顾成礼这三年差不多已将一些基础的知识学透了,虽然前世他是理科生,但好歹也是念到了博士,是有着自己的一学习方法,勉也能用到现在的读书上。李秀才喜他,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勤奋好学,更是对他的天资满意。
顾家是个人兴旺的大家,他爹这一辈的男丁有四个,也就是说顾成礼是有三个叔伯的,而与他同辈的堂兄弟就更多了,他爹排行三,大房、三房与四房各有一个男丁,而二房则是直接生了三个,而在他穿越来之前,他在这些堂兄弟间并不是很突,想要用公中资源去读书并不是件容易事。
叹了气,顾成礼不再心力多想其他事,将全心神放在自己手的这本书上。
而想要成为“童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考的容已经涉及到了八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若是没平,想要通过这场考试可并不容易。
李秀才教了顾成礼三年,差不多将自己的学识都传授给他了,这次休旬前便将此事告诉了顾成礼,如今是早,二月便有县试,让他也场去试试手。
顾成礼在没穿越之前还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为了读书而发愁,在古代书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能读得起的,光是要给先生的束脩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书本笔墨和纸张更是要费不少钱。
至少,据他观察,家里吃上的频率比之前低,除了逢年过节,几乎是看不到家里开荤。
开新文了~( ̄▽ ̄)个收藏再走吧~( ̄︶ ̄)/
只有先通过二月的县试,其次再通过四月举办的府试,成为一名“童生”,这样才能拥有资格去参加一个等级的考试,也就是院试。
他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正是从李秀才那里借来的,上面录写的都是试贴诗上乘之作,是李秀才自己总结来的,平时很少外借,若不是顾成礼很得他喜,也不会有机会带回家来翻看。
顾成礼心里也很激这个老师,若不是对方尽心教导,便是他再努力,也无法在三年就将知识学扎实,可如今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家,便是心怀激,也没有报答的途径。
只有此次一举考中,才不愧老师的在自己上倾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