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说好,一时间心思都投到了这事上去,没再顾着那碟瓜籽。
坟迁到墓地后,已是八月下旬。
夏县的夏日总是又闷又热,偏偏蚊虫咬人咬得厉害,叫人心烦。
守孝期间又是一切从简,便更叫人心静不下来。
这种焦灼场面,一直持续到晚秋天凉快时。
秋高气爽,麦田里都拢上了一层黄。天凉下来,心里的那些烦闷还能减弱几分。另一方面,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零嘴都送上前来,人心里自然高兴。
这些个小零嘴,最受欢迎的,还要数那一碟碟咸香可口的炒瓜籽。
瓜籽从一方小院里走了出去,推广到夏县各处。这次张儒秀倒是不准备隐姓埋名,反倒是直接亮出自己的名号。故而吃了瓜籽的人都知道,这是张儒秀做出来的零嘴。
好吃又便宜,销量很快便提了上去,冲到陕州各处。
后来这咸瓜籽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张儒秀索性揽了一批人,把制作方法交给他们,盖起了一个小工厂。不过她又不能失了本分,眼见着生意愈发火热,便只能出手稍稍控制下市场走向,始终把瓜籽的名声给揽在州郡之内。
司马光早先便知道这些零嘴出自于张儒秀手里,也随着她去做,不多干涉。毕竟他心里一直怀着愧疚,总觉着叫张儒秀跟着她吃了许多苦。想到当年岳丈的一番嘱托,心里便愈发郁闷。
不过如今见张儒秀生活充实起来,他心里也高兴。
一家子人守孝之余,又各自做着想做的事,丧亲的悲痛也随着年岁流转给渐渐淡化了下去。
庆历三年正月廿四,元昊请和,宋夏双方和约谈判。
消息传到夏县里,早已是四年二月初了。
还未开春,积雪堆着。
司马光听了这消息,心里颇多感慨。
晚间,张儒秀得空后听了这消息,也赶忙找到司马光,同人说着这事。
司马光一向在乎民生,眼瞧着宋夏交战走到了僵持阶段,就快要结束时,谈判却又一直在拉扯着,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着急时,自然就说起了官家的不好。
“岳丈早在开战初便提出,要民生,不要名声。官家一直在乎国朝的面子,说到底还是维护自己的面子。可前线州郡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面子哪有民生重要?这次谈判,元昊只愿自称男,官家可不乐意了,非得叫人俯首称臣。元昊狼子野心,哪能点头说好?这谈判本就是双方一点头的事,可托到现今,还没个准信。朝野巷陌之间,都议论着谈判的事。民心若是不稳,何谈民生,何谈名声啊?”
司马光一脸忧愤,满腔抱怨。
作者有话说: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