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曾经习惯了墙草的世家大族,这次泪捐钱捐,跟着人力,一起守城,还不敢说半个不好,否则一不留心,就被自家那些年轻气盛的小反过来教育一番,“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昔日金人的膝犬,动辄得咎,任打任骂,如今能个人了,便是堂堂正正站着死,也好过再卑躬屈膝跪着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舍生取义!”
这一一的词,都是从齐鲁书院传来,再有那些学生和散布在城中的狸娘和探们,引导民间舆论,最后全城百姓都知了金兵即将来犯,却并不似以往那般张皇失措,纷纷城逃难,而是各家有钱的钱,有人的人,纷纷向府城请愿,要随京东军一同守城,誓死不退。
这般众志成城的局面,让方靖远终于安几分心来。
先前在派岳璃和霍千钧时,他就已经跟他们推演过无数次金兵攻城的可能,并将目前齐鲁军械厂所改造的守城械展都一一亮给了他们,若不是确定能守住,他们二人是绝不会离开济南府的。
否则,若是因为救援徐州而失了济南府,同样是得不偿失的重大打击,更何况若是没了方靖远坐镇,换任何一个人来,他们都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前方作战。
大宋的文武不合,由来已久,不论是朝中还是地方文官,哪怕同等品级,地位和待遇都于武将,粮饷和资都控制在他们手中,等于掌握着前方将士的命脉。合的好,方能齐心协力作战,可大多数时候,文武之间的对立和鄙视链,让双方很难洽相。
而方靖远,几乎是所有武将们都想要的那上司,既能给与充足的粮饷和资装备,还能不断提供杀伤力大的军械,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会仗着自己的份地位和对军事的了解而对前线作战的将帅指手画脚,而是让他们能够尽发挥所之余,还不必担心会被人抢夺战功,吞没奖赏,就连那些作战导致伤残的退伍士兵,他都会妥善安置,让战死者家属得到抚恤,伤病者皆有所养,真正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前去战斗。
若是没有他,无论是辛弃疾还是魏胜,都将面临比现在困难百倍的局面,而不似现在这般可以独掌一地兵权,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本领,无需顾虑后朝廷中的议论和评价,那些对他们“归正人”和“义军(军)”多有猜忌的大臣,曾经不知多少次上书建议将两人撤换,以免和金兵作战时私通敌国甚至投降卖国,都被方靖远上奏折骂了个狗血淋。
总有人因为红或各心思,见不得那些武将彩,或想将他们纳于门,或想将这些不肯依附于自己的人脆铲除,考虑的从来都是自己一方的利益,而非前线战事和国家大局。
就像当初汴京保卫战第一过后,就有人担心勤王军会夺权,金兵一退,就将他们远远地赶离汴京,结果金兵再来之时,就先堵住了各地勤王军京的路线,以至于汴京孤立无援,最终沦陷。
正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真实写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