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精品其他
  3. 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共10册)
  4.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5/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以宁寿为颐养之地。

宁寿的正殿叫皇极殿,完全仿照“天正衙”的乾清的规制;又有一座殿叫养殿,宗御笔题诗一首:“允宜归大政,余日享清福。是用构养,其仿养心屋。”明白,是养心殿第二。

但宁寿的戏台,却是第一。大有重华漱芳斋的戏台、西苑海晏堂的戏台、颐和园排云殿的戏台,以及河避暑山庄的“台”,但规模都不及宁寿的戏台,所以“升平署”的太监称之为“老大”。

“老大”的本名叫“畅音阁”,是个三层的转台,位于养殿之东,相对的一座楼叫“阅是楼”,其实就是御用的包厢。慈禧太后晚年,不住西六,以太上皇自居,住在养殿,每年十月初十万寿,都在“畅音阁”传戏,名伶都是廷供奉,盛极一时。皇室谈起“天家富贵”,最忘不了的,就是“衣期”赏“座听戏”。因此少年“亲贵”们,在议大婚典礼的庆贺节目时,众一词地表示:非得在里唱几天戏不可!

寻常仕宦人家,遇到喜庆大事,必有堂会,何况“皇上大婚”?因此,连毓庆的师傅们都不必反对。这件事最起劲的,当然是“涛贝勒”,他是京城最阔的票友,但还不到第一。第一是年纪比他大的一个堂侄溥侗,行五,梨园中一提起“侗五爷”,无人不知。不过票戏照例要起个别号,他的别号是红豆馆主。昆两擅,而昆腔的冠带丑,比黄的老生尤为名贵。份资格,这三天“传戏”的提调,自然非他莫属了。

“涛贝勒”票的是票友中最难得的武生,他是杨小楼的学生。“旗大爷”对于吃喝玩乐,讲究“独一份”。载涛既票武生,当然不能像杜月笙唱黄天霸那样,亮个相算数;每天练功,寒暑不辍,虽轻易不一,但确有底,连行都不敢轻视的。

三天戏是从正日开始。中有庆典演戏,总在辰巳之间开锣,申酉之间散戏,恰是“早膳”至“晚膳”那一段辰光。

这台戏最名贵之,是在一开场时的“灵官”。外演戏先“加官”,中无官可加,改成“灵官”祛邪。《大清会典》中,确有“灵官”这么一个官职,额设一人,隶于江西龙虎山“正一真人”张天师府,职司当门接引,眉间画一只睛成为三只,红须红袍,左手挽诀,右手捧杵。戏台上是十灵官,中选扮演灵官的名伶是杨小楼、尚和玉、周瑞安、钱金福、郝寿臣、侯喜瑞、余叔岩、庆奎、刘鸿升,还有杨小楼、尚和玉的师兄弟俞振,自组双庆社当了老班,本已不大唱戏,这回亦自告奋勇,扮成灵官之一。

第二天开戏比较晚,因为溥仪在乾清受贺,亦分亲贵、宗室、大臣、廷行走人员、外藩等等班次。外藩中,排在第一的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代表——侍从武官荫昌。他全副戎装向上行了三鞠躬最敬礼以外,忽然大声宣布:“刚才那是代表民国的,现在才自己给皇上行礼。”说完,将那前面仿佛一支似的军帽,取来放在一边,跪在地上,大磕其

“荫五楼总算不忘故主。”特为从上海赶来庆贺的一名遗老叹着说,然后举目四顾,诧异地问,“徐东海怎么没来?”

“他怎么敢来?”陈宝琛冷笑,“莫非朝珠补褂,装上假辫来给皇上磕,还是穿了燕尾服来给皇上鞠躬?”

【1】【2】【3】【4】【5】【6】【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