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瑅不久后来到殷琦的小院,告诉蒖蒖,她失踪后聚景园宫人上报称她被洪水冲走,监管湖堤的官员说当天水闸故障,导致非时开闸,官家处罚了几名相关官吏,又命人追查蒖蒖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殷瑅又让蒖蒖别担心,说他已安排好,会将给她皇城司逻卒的名牌,让她乔装后出城。
殷瑅问蒖蒖想去哪里。蒖蒖说希望去宁国府,殷瑅道:“这个不远,我会为你打通沿途的关节。”
蒖蒖再三感谢殷瑅的倾力相助,殷瑅道:“不必客气。我如此助你,一是兄长的请求不能不顾,再则……也是受人所托,有人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助你逃生。”
蒖蒖立即想到:“是二大王?”
殷瑅称是,道:“其实他处境也非常不妙,宫中人都传说太子之事与他有关……毕竟他平时对你太好,确实是不加掩饰。官家听多了,难免受流言影响,一直将他禁足在清华阁,好在还允许我去看他……他听说太子和你的事,哭得眼睛都肿了,但还是要我设法救你,逃出临安。”
蒖蒖怔怔地想了半晌,再问殷瑅:“官家只是让二大王禁足,没想处罚他吧?”
“朝中大臣传说,官家有意将他放出京去,任职于外郡。”殷瑅道。
“这怎么可能!”蒖蒖惊讶道,“国朝皇子,一向居于京城,从无外放一说。”
“所以如果传言属实,那真是个不寻常的决定。谁会让皇子,尤其是按顺位应该继任储君的皇子离京?”殷瑅黯然道,“这等于在向世人宣布,二大王不再是储君的人选。”
第五章 青梅酒
太子临终时曾让蒖蒖去找杨子诚,但此后风云骤变,蒖蒖完全没有与杨子诚相见的可能。如今蒖蒖见了殷瑅,便想起此事,问殷瑅是否可以设法让她与杨子诚见上一面,殷瑅却摆首,道:“太子薨后次日,杨子诚便失踪了,官家也在找他,但他至今音讯全无,也不知人在哪里,是死是活。”
皇太子谥号定为“庄文”,薨后第二十四日是庄文太子出葬日。因为南渡,暂以“掩攒”代替安葬,即浅葬待迁,以期恢复中原后迁回祖陵,如今掩攒之处只称“攒所”。攒所定在城外南屏山下、西湖南岸,一处山明水秀、四时风光皆可入画的风水宝地。
殷瑅安排蒖蒖就在此日出城。庄文太子贤德之名远播中外,这日送葬者者众,除了各级官僚、诸色祗应人,还有大量自发前来的百姓,守城门卒吏对出城人身份核查不严,便于蒖蒖离开临安。
这日晨,天尚未大亮,宗室使相、东宫官僚及引揖班次、祗应人即腰系黑带,奉引皇太子灵柩出城,车骑导从成千上万,一路向南屏山行去。沿途百姓夹道跪拜泣送,悲声四起,蒖蒖着粗布盖头,亦在其中,默默伏拜于太子灵柩将行的路边。当灵柩自她面前经过时,蒖蒖的心如被冰刃徐徐切割,天地顷刻间淡去,只余一个念头:“这大概是余生离他最近的一次了。”
她颤抖着埋首向十里烟尘,在民众扬起的泣声中涌着自己的泪。
灵柩过后,跪拜的百姓逐渐散去,蒖蒖良久后才抬起头,缓缓起身,拭净泪痕,木然朝宁国府的方向走去。
渐趋冷清的道路边仍不时有零星的哭声响起,其中有一文士,大概是与庄文太子有些渊源,仍立于道上,遥遥目送灵柩远去,凄然吟唱着一阙词:“秋月冷、秋鹤无声。清禁晓、动皇情。玉笙忽断今何在,不知谁报玉楼成。七星授辔骖鸾种,人不见、恨难平。何以返霓旌。一天风露苦凄清。”
选择宁国府,是因为蒖蒖如今有家乡亦不能归,不愿回浦江导致连累蒲伯、缃叶等人,又听说秋娘、张氏夫妇有可能在宁国府居住过,蒖蒖便觉此地与自己有了两分羁绊,也想去看看那里究竟是怎样的,亦怀着一点希望,想找到关于身世更详细的讯息。
皇城司逻卒的名牌颇好用,殷瑅大概也打点过,蒖蒖一路通行顺利,有时途经城镇的卒吏还会问她需不需帮她雇车,指引方向很是热情。数日后进入宁国府界内,此地山路多,蒖蒖上了一座山,渐觉误入歧途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